三秋”稻收忙,遍地铺金黄。在掇刀区团林铺镇罗咀村的稻田里,一辆辆秸秆打捆机将收割后的秸秆“吞下”、压实,再“吐出”,一垛垛打成捆的秸秆摆放有序,成为“三秋”时期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打包成捆的秸秆将被制成饲料、肥料、燃料等,既增值增收,又减少环境污染,实现了秸秆‘变废为宝’,解决了农户‘丰收后的烦恼’。”罗咀村村书记罗洪阳介绍,夏收期间,全村已收储秸秆1000余吨。据悉,每年的稻收时期,稻油轮作时间详细>>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刘丰莲、孙政)近日,荆门市掇刀区为提升秸秆综合利用监管效率和农机作业精细化管理水平,多家合作社陆续启动了农机北斗终端的集中安装工作。据悉,2024年水稻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即将拉开帷幕,掇刀区将实行通过秸秆打捆作业和翻耕作业田亩数获得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补助。将农机北斗终端应用于项目补助,可以实现农机作业的精准定位、路径规划和数据采集等功能,从而提高项目监管的精准度,实现项目补助公详细>>
槐桥村小麦烘干作业现场。(湖北日报通讯员 覃元元 摄)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祝华 通讯员 吴国成 覃元元“今年种了400多亩小麦,全部顺利收割烘干入仓。”6月9日,荆门市掇刀区团林铺镇,正在田间劳作的种粮大户王清平高兴地说。粮食抢收季,一旦遇上阴雨天气,即使收获到家的粮食,也会因晾晒不及时出现霉变,造成损失。为弥补粮食烘干需求的不足,2021年起,荆门市开始持续推广移动式烘干机,确保粮食丰产又丰收。含详细>>
图为小麦烘干作业现场。本报记者 彭文洁 通讯员 覃元元 文/图阅读提示:5月23日,市农机部门在掇刀区团林铺镇槐桥村举办了一场“荆门造”移动式烘干机推广观摩会,以补充我市粮食生产对烘干需求的缺口。当前,小麦已经收割,如果遇到天气不好,小麦不能及时晾晒,就容易出现霉变,造成损失。如何确保粮食安全,提升粮食的收储效率?5月23日,市农机部门在掇刀区团林铺镇槐桥村种粮大户王清平家粮仓附近举办了一场移动式详细>>
宽窄行插秧机作业现场。阅读提示:5月14日,全市水稻提单产(宽窄行机插秧)推进会在湖北恒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种植基地举行。市农机部门通过现场演示,推广水稻宽窄行机插秧、油菜机收减损分段式收割等技术,为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5月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播种的季节。农民忙着收割油菜、小麦,耕种水稻,到处都是一派繁忙的景象。5月14日,在掇刀区团林铺镇洪桥村6组,全市水稻提单产(宽窄行机插秧)推进会在湖北恒创农业详细>>
春耕春管时节,在湖北省荆门市掇刀区,当地将农艺和农机相结合,充分运用水稻宽窄行高速插秧新模式,全面提高中稻科技化水平,助力农业节本增效。5月14日,在掇刀区团林铺镇李集村,一台水稻宽窄行导航高速插秧机正满载一盘盘水稻秧苗高速行进,所过之处,稻田里留下双垄宽窄分明的秧苗,画出一条条漂亮的平行线。这台高速插秧机,还配有北斗导航系统。以“宽窄行”栽培技术完成插秧,不仅能有效提高水稻光能利用率、加强通风效详细>>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罗贝頔、孙政)5月14日上午,2024年荆门市水稻提单产(宽窄行机插秧)试验示范、油菜机收减损(分段收获)推进活动在荆门市团林铺镇洪桥村举行。省农业机械推广总站,省农业机械鉴定站,省农机安全监理总站,市农机发展中心等领导及专家,各县(市区)农机部门负责人,区农机发展中心、区农技推广中心负责人,各镇(街道)农机服务中心负责人,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手代表等70余人参加本次活动。详细>>
4月29日,团林铺镇双碑村的一块空闲田里,土壤湿润,一台装载种子、化肥的湿地水平播种机正在进行中稻大田直播作业。1个小时的工夫,就将7亩地旋耕、施肥、播种一次性完成了。“种水稻再也不用下地了。5个人需要2天才能完成的耕地、耙地、撒肥、插秧等农活,机械作业一个小时就完成了。” 村民陈中席站在田埂上乐呵呵地说。让陈中席今年倍感轻松的是,往年种水稻需要在田地里灌溉大量的水才能插秧,今年采用直播技术,只要详细>>